新高考的调剂政策是怎样的 调剂规则解读

新高考的调剂政策因不同的志愿填报模式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院校专业组” 模式

  • 考生的分数需要达到该院校专业组的投档线,才能被投档并参与专业调剂。

  • 考生的选考科目必须符合调剂专业的要求,即选考科目与拟调剂专业组内的专业要求相匹配。

  • 调剂范围:考生的专业调剂只能在与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额的专业之间进行,不会跨院校专业组进行调剂。比如,如果某个考生选择了 “必选物理” 的专业组,那么调剂只会在这个专业组内的专业进行,而不会被调剂到 “必选历史” 等其他专业组的专业。

  • 调剂前提条件

  • 考生意愿选择:在填报志愿时,考生会被询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择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可能被调配到非首选专业;不服从调剂,则在未被所填专业录取时可能会被退档。

  • 确认录取:如果考生被调剂录取,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相关系统确认,否则可能视为放弃5

  • “专业(类)+ 院校” 模式:这种模式取消了专业调剂1。考生以 “专业(类)+ 院校” 为一个志愿单位进行填报,每个志愿都是具体的专业和对应的院校,不会出现被调剂到其他未填报专业的情况。例如,考生填报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XX 大学” 这一志愿,如果该志愿未被录取,就会继续检索下一个志愿,而不会将考生调剂到 XX 大学的其他专业。

  •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的新高考调剂政策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考生要密切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招生规定和院校的具体要求。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